读读小说网

读读小说网>雨巷 > 寂寞(第1页)

寂寞(第1页)

阅读指导

这首诗写于1937年,收录于《灾难的岁月》中。很多诗人都以“寂寞”为题写过诗,但是戴望舒的这首诗写得委婉清丽,将诗人对于寂寞的主观感受具体化,将自身的寂寞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放在一起进行思考,更显得寂寞无处不在,深深地影响着诗人的生活。

诗的开头就化用了“离离原上草”,营造出荒草萋萋、一幅肃杀的景象。

园中野草渐离离,

托根于我旧时的脚印,

给他们披青春的彩衣,

星下的盘桓从兹消隐。

诗人将“寂寞”具体化,它们不仅“永存”,而且“寄魂”在野草上,面对和自己长得一样高的“寂寞”,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呢?

日子过去,寂寞永存,

寄魂于离离的野草,

像那些可怜的灵魂,

长得如我一般高。

我今不复到园中去,

寂寞已如我一般高:

我夜坐听风,昼眠听雨,

悟得月如何缺,天如何老。

诗歌鉴赏

寂寞已经在诗人思考月缺月圆、时间流逝中无处不相随,它的根源就在于诗人自身的感情,这些感情无处寄放、不可排遣。

这首诗写了虚无缥缈的寂寞,这种寂寞是无形的,但又是触手可及的。诗人首先写了园子里的野草,这些野草在荒芜的园子中覆盖了诗人旧时的脚印。可是这些野草并不是单单的野草,它们有“寂寞”寄魂于其上。满园的、“和我一样高的”野草也就是满园的寂寞。这些寂寞覆盖了诗人,掩去了他的脚印,“星下的盘桓从兹消隐”。这些具化寂寞的写法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寂寞。但是诗人如何排遣自己的寂寞呢?“夜坐听风,昼眠听雨”不过是一种外在的形式,“悟得月如何缺,天如何老”才是诗人寂寞的根源和实质,他在思索人类和宇宙,时间消失与永恒的关系。

这首诗使用了很多信手拈来的古诗词意象,如“园中野草离离”,“悟得月如何缺,天如何老”都能在古诗中找到对应的诗句,可见诗人的文学积淀之深厚。

www.novelser.com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